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与众不同的鹤,借鹤喻人,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高洁品格的向往。
前两句说池中这只鹤在鹤群里很特别,可能是传说中的仙人丁令威所化。这里用神话典故暗示鹤的非凡来历,为后文铺垫。
中间四句生动刻画鹤的形象:松枝上的积雪落在它膝头,菱角的花瓣点缀着羽毛。它有时低头在林间休息,但终究会振翅高飞。这些描写既展现鹤的优雅姿态,又暗喻它不甘束缚的品性。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鹤知道旧巢在哪里,但因为眷恋主人而暂时未归。这看似写鹤,实则表达诗人矛盾心理——既向往自由,又难舍人间温情。全诗通过鹤的形象,巧妙展现了知识分子在仕隐之间的挣扎,以及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