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怀人诗 其十四 (光绪十六至十七年作)

天边雄镇北门管,海内通儒东塾书。
膝下传经幕中檄,数君才调有谁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怀念几位才华横溢的朋友而作,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解析:

前两句"天边雄镇北门管,海内通儒东塾书"像是在说:那位镇守北方要塞的朋友像坚固的城门一样可靠,而另一位博学的朋友就像收藏经典书籍的图书馆。这里用"雄镇"比喻朋友的可靠,"通儒"形容学问渊博,就像今天我们说某人是"行走的百科全书"。

后两句"膝下传经幕中檄,数君才调有谁如"意思是:他们既能在家中传授学问(像老师),又能在官府起草重要文书(像秘书),这样多才多艺的人现在哪里还能找到呢?"膝下传经"让人想到温馨的家庭教育场景,"幕中檄"则展现官方文书工作的干练,两种截然不同的才能集于一身。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用具体场景代替抽象夸奖,说才能不说"厉害",而说"能教孩子读书""能写官方文件"
2. 对比手法突出朋友的多面性,就像现在说某人"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3. 最后一句的反问带着真挚的怀念,就像我们常说"现在再也找不到这样的朋友了"

这种怀念友人的方式,比直接说"我想你"更有画面感,通过具体才能的描写,让读者也能想象出这些朋友的形象。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