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灵秀赴筠州幕予亦将之湖外

郡以竹为名,因如此地清。
溪来城下绿,山到市边平。
入幕非无客,能文必有声。
江湖共游宦,相望若为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赵灵秀去筠州任职的场景,同时表达了自己也将远行湖外的复杂心情。

前四句写景:筠州以"竹"为名,暗示当地环境清幽。溪水流到城下呈现碧绿色,山势延伸到市集边已经变得平缓——这些景物描写勾勒出一幅宁静淡雅的江南小城画卷,为后面的离别铺垫氛围。

后四句抒情:诗人说友人去当幕僚(古代官员的助手)不会缺少同伴,有文采的人定能扬名。最后两句最动人:虽然我们都要在江湖漂泊为官,但互相遥望时该怀着怎样的情感呢?这里既包含对友情的珍视,又透露出对各自前程的忐忑。

全诗妙在把寻常的送别写得含蓄深沉。没有痛哭流涕的悲伤,而是通过清丽的景物与克制的抒情,让读者感受到文人之间那种优雅又真挚的情谊。特别是结尾的问句,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空间,仿佛看到两位友人隔山隔水互相牵挂的身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