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劝农诗·劝息讼

田无所入最为艰,终岁辛勤不得闲。
劝尔小争须隐忍,破家只在片时间。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个很现实的道理:种地已经够苦了,千万别为小事打官司。

前两句像老农民在叹气:地里刨食最艰难,一年到头没个闲。这是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农耕生活的辛苦——收入微薄,劳动强度大,根本没有喘息的时间。

后两句突然话锋一转,变成掏心窝子的劝诫:邻里小摩擦能忍就忍,真要闹上公堂,可能转眼就倾家荡产。这里用"片时间"这个夸张说法特别生动,就像现在人说"分分钟破产",让人瞬间get到诉讼的高风险。

全诗妙在两点:一是用对比手法,把日常劳作的"慢性煎熬"和打官司的"瞬间暴雷"放一起,冲击力很强;二是完全站在农民视角说话,不说大道理,就帮你算经济账——辛苦钱经不起折腾。这种接地气的智慧,今天看依然有现实意义。

陈宓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