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即晴用韵

斜风斜雨洒纤纤,一洗江南九夏炎。
庭院落花红欲暗,莓苔封砌碧相兼。
天空乍觉微雷过,海阔不知新水添。
公暇偶看湖口稻,高低同是有年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雷雨过后江南夏日的清新景象,语言生动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雨势:斜风带着细雨轻柔飘洒,瞬间洗去了江南漫长的暑热。"斜风斜雨"的重复使用让人仿佛看到雨丝斜飘的动态画面,"纤纤"二字更添几分柔美。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展现雨后变化:庭院里被打落的花瓣让红色变得暗淡,而青苔在台阶上蔓延,绿色更加浓郁。这里"红欲暗"与"碧相兼"形成色彩对比。接着写雷声在开阔天空转瞬即逝,而远处海面因雨水上涨却难以察觉,一"过"一"添"之间尽显自然变化的微妙。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公务之余看到湖边的稻田,无论地势高低都呈现丰收景象。"有年占"这个口语化表达,让整首诗从写景自然过渡到对农事收成的欣慰,透露出作者关心民生的情怀。

全诗就像一组镜头:先特写雨丝、落花、苔痕,再拉远展现天空大海,最后定格在稻田丰收的远景。通过细腻观察,把寻常的雷雨景象写得层次丰富,在炎夏风雨中传递出清新宁静的愉悦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