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顽空觉讲主真赞二首 其一
头鬅鬙,眼乖角。得天台之奥旨,继永嘉之先觉。执文字见,离文字缚。
说大义则四座风生,徵异解则百川潮落。昭昭乎教苑之祥麟,昂昂乎鸡群之野鹤。
虽正席四处不足畅其设施,然分座五山亦不负其所学。
是为广智九世之孙,啸岩一枝不致寥寞者矣。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位佛法高深、特立独行的禅师形象。
开头用"头发蓬乱、眼神锐利"的外貌描写,立刻让读者感受到这位禅师不修边幅却充满智慧的形象。接着说他深得天台宗的精髓,继承了永嘉大师的悟性,说明他佛学造诣极高。
诗中特别强调这位禅师对佛法的独特理解:他既能通过文字讲解佛法,又不被文字束缚。讲经时气势恢宏,能让听众如沐春风;辩论时见解独到,能让不同意见像退潮般平息。这里用"四座风生"和"百川潮落"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他的辩才无碍。
后文用"祥麟"和"野鹤"两个比喻,既赞美他是佛教界的珍宝,又突出他超然物外的个性。说他即便在重要场合也难展才华,但在普通寺院也能发挥所学,暗示他不拘一格的特质。
最后点明他的师承渊源,表示他的学问不会失传。全诗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和夸张的比喻,塑造了一位既有真才实学,又保持本真性情的得道高僧形象,读来既觉亲切又感敬佩。
释普济
释普济,俗姓张,清流(今属福建)人。住县北归仁里狮子岩,好赌博饮酒。理宗嘉熙间卒。事见《永乐大典》卷七八九五引《临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