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星

历历东井舍,昭昭右掖垣。云际龙文出,池中鸟色翻。
流辉下月路,坠影入河源。方知颍川集,别有太丘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星光璀璨的夜空图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星辰的壮美和神秘。

前两句“历历东井舍,昭昭右掖垣”直接点明主题,描写星星清晰可见,像分布在东边的井宿和明亮的右掖垣(古代星官名)一样。这里用“历历”“昭昭”两个叠词,既突出了星星的清晰明亮,又让诗句朗朗上口。

中间四句用一系列动态画面展现星光的神奇:“云际龙文出”写星光穿透云层,像龙纹般闪耀;“池中鸟色翻”说星光倒映在水面,随波荡漾如同飞鸟掠过;“流辉下月路”描绘星辉洒向月宫之路;“坠影入河源”则想象星影落入银河源头。这些充满想象力的比喻,把静止的星光写得活灵活现。

最后两句“方知颍川集,别有太丘门”突然转向人间,用颍川名士聚会和太丘陈氏家门的典故,暗示如此璀璨的星空,只有德才兼备的贤人才能领悟其真谛。这种从天上到人间的转折,给浪漫的星夜图景增添了人文厚度。

全诗最妙处在于:明明在咏星,却几乎不用“星”字,而是通过井宿、龙纹、鸟影、月路、河源等意象组合,让读者自己拼凑出完整的星空画卷。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既展现了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董思恭

唐苏州吴人。所著篇咏,甚为时人所重。初为右史、中书舍人,知考功举事,坐预泄问目,配流岭表而死。尝与许敬宗等撰《瑶山玉彩》、《芳林要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