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老米云山图(一作《秋山暮霭图》)

青山半晴雨,遥(一作色)现行云底。
佛髻欲争妍,政恐勤梳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青山的美丽画面,语言清新自然,充满诗意。

前两句"青山半晴雨,遥现行云底"写景:雨后的青山若隐若现,云雾缭绕,远处的山色在流动的云层下时隐时现。"半晴雨"的描写很巧妙,既写出了雨后初晴的景象,又暗示了天气的变化多端。

后两句"佛髻欲争妍,政恐勤梳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云雾缭绕的山峰比作正在梳妆打扮的美人。说青山像梳着佛髻的美人想要争艳,却又担心梳洗打扮得太勤快反而破坏了自然美。这里的"佛髻"指古代妇女盘在头顶的发髻,用来形容山峰的形状。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把静态的山水写得活灵活现。诗人没有直接说山有多美,而是通过"美人梳妆"的想象,让读者自己体会那种朦胧秀美的意境。最后一句的"恐勤梳洗"特别有意思,似乎在说:最美的风景往往是最自然的,过多的人工修饰反而会破坏天然之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