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李约亭明府
宦游惟君久,几经沧与桑。
治乱若流水,升沈难等量。
亦或郁烦恼,亦或欢衷肠。
亦或安偃息,亦或食未遑。
黔黎殷爱戴,量移来南方。
青衣一带水,借润周四旁。
榷木众以利,君来成浮梁。
岂不擅明察,宽大实所长。
岂不念终窘,仁厚实中藏。
家既因官累,乃复空宦囊。
郭氏旧金穴,无如寝邱良。
我作严道吏,频登雅雨堂。
石麓但交臂,古樵远相望。
惟君处稍久,弹指历三霜。
肝胆气相许,芝兰香共芳。
为我理疑狱,为我监盘仓。
濒行锡我赆,促我治归装。
我行勿复念,望君日康彊。
茀禄益纯固,晢嗣隆且昌。
方今重西事,徵调及邻疆。
筹饷县官急,输运出河湟。
尤恐浮动众,乘虚作鸱张。
所赖上苍佑,今岁获丰穰。
目前既难恃,居安讵可常。
我去君且住,旧游奚自忘。
薄宦等閒事,固穷应惯尝。
独念君亲重,图报终茫茫。
呜呼知我兮爱我,心结兮心伤。
悽怆兮前路,迢递兮故乡。
江流兮日远,木落兮天凉。
永怀兮不寐,怅别兮何方。
治乱若流水,升沈难等量。
亦或郁烦恼,亦或欢衷肠。
亦或安偃息,亦或食未遑。
黔黎殷爱戴,量移来南方。
青衣一带水,借润周四旁。
榷木众以利,君来成浮梁。
岂不擅明察,宽大实所长。
岂不念终窘,仁厚实中藏。
家既因官累,乃复空宦囊。
郭氏旧金穴,无如寝邱良。
我作严道吏,频登雅雨堂。
石麓但交臂,古樵远相望。
惟君处稍久,弹指历三霜。
肝胆气相许,芝兰香共芳。
为我理疑狱,为我监盘仓。
濒行锡我赆,促我治归装。
我行勿复念,望君日康彊。
茀禄益纯固,晢嗣隆且昌。
方今重西事,徵调及邻疆。
筹饷县官急,输运出河湟。
尤恐浮动众,乘虚作鸱张。
所赖上苍佑,今岁获丰穰。
目前既难恃,居安讵可常。
我去君且住,旧游奚自忘。
薄宦等閒事,固穷应惯尝。
独念君亲重,图报终茫茫。
呜呼知我兮爱我,心结兮心伤。
悽怆兮前路,迢递兮故乡。
江流兮日远,木落兮天凉。
永怀兮不寐,怅别兮何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即将离任的官员写给同僚李约亭的深情告别信,用朴实真挚的语言讲述了两人在官场中结下的深厚情谊,同时透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和对仕途的复杂感悟。
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1. 同僚赞歌(开头到"仁厚实中藏")
诗人用"几经沧与桑"形容李约亭长期为官的经历,像流水一样见证治乱兴衰。特别称赞他虽身处要职(管理青衣江一带水利工程),却始终保持宽厚仁爱的为官之道,既能明察秋毫("擅明察"),又能体恤百姓("榷木众以利"指合理征收木材税造福地方)。
2. 清官写照("家既因官累"到"促我治归装")
通过对比凸显李约亭的清廉:别人做官富得流油("郭氏旧金穴"用典指富豪),他却两袖清风("空宦囊")。诗人回忆三年共事时光,感激对方帮自己断案查账,临别还资助盘缠,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一位办实事的好官形象。
3. 忧国忧民("我行勿复念"到"居安讵可常")
笔锋转向社会现实:虽然今年丰收,但西部战事吃紧,粮饷运输艰难,百姓生活依然困苦。这些描写超越了个人离愁,体现出古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
4. 离别愁绪(最后部分)
结尾的"江流日远""木落天凉"等意象,把离别的凄凉感具象化。最动人的是"知我兮爱我"的直白告白,以及"永怀不寐"的失眠写照,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古人友谊的厚重。
全诗亮点在于:
- 用"亦或...亦或..."的排比句生动展现官场百态
- "肝胆气相许,芝兰香共芳"比喻友谊如兰草芬芳
- 不回避官场困境("固穷应惯尝"说穷惯了),但更强调坚守初心("独念君亲重")
这首诗就像一封穿越时空的公务员日记,让我们看到:无论在什么时代,真挚的同僚情谊、为官的责任担当,以及面对离别时的柔软心肠,都是最打动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