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韵呈诸友

少壮轻抛岁月赊,老来那复恋空华。
逢场已觉童心尽,揽辔其如急景斜。
不向竿头思进步,何时浪子得归家。
赵州底事勤行脚,我欲扳他吃碗茶。

现代解析

这首诗的作者在回忆自己年轻时的轻狂和不羁,以及随着年岁增长而产生的感慨。下面我用现代语言来解读这首诗:

诗的第一句“少壮轻抛岁月赊”,意思是年轻时我们总是不经意地浪费了时光,把宝贵的岁月当作无债可还的赊账一样挥霍。

第二句“老来那复恋空华”,表达了人到老年,再也无法像年轻时那样沉迷于虚幻的幻想和虚荣。

第三句“逢场已觉童心尽”,说明作者觉得自己在各种场合中已经失去了那份纯真的童心。

第四句“揽辔其如急景斜”,这里的“揽辔”是指驾驭马匹,比喻人生。“急景斜”则形容时光飞逝,如同马蹄下的道路迅速倾斜。意思是说,人生就像驾驭马匹,而时间却像急速倾斜的道路,让人感到无法把握。

第五句“不向竿头思进步”,这里的“竿头”指的是学问或事业的顶峰。作者在说,不要总想着达到事业的顶峰,因为那样会让人压力倍增。

第六句“何时浪子得归家”,这里的“浪子”指的是那些在外流浪的人。作者在问,什么时候这些在外漂泊的人才能回到自己的家。

最后一句“赵州底事勤行脚,我欲扳他吃碗茶”,这里的“赵州”指的是古代一个地名,作者通过询问朋友为何如此勤奋地行走,表达了自己希望与朋友相聚,共同品茶的愿望。

总之,这首诗通过作者对人生、时光和童心的感慨,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美好时光的珍贵,以及对友情和回归家庭的向往。

李流芳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