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桃

一枝三四,弄疏英秀色,特地生寒。刻楮三年,谩夸煮石成丹。梨花带雨难并,似玉妃、寂寞微潸。瑶台空阔,露下星坠,零乱风鬟。
记前回、拥盖西园。花信被山烟,著意邀阑。盏面横斜,大家月底颓然。如今万点难缀,共苍苔、打合成班。诗翁何似,劝春莫交,粉淡香残。

现代解析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它:

《十月桃》这首诗词以桃花为主题,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景象。作者通过对桃花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首先,诗词开头“一枝三四,弄疏英秀色,特地生寒”描述了深秋时节的桃花,它们稀疏地开放在枝头,展现出秀美的色彩,但同时又给人一种寒意。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深秋时节的独特感受,桃花虽然美丽,但已经带有些许凋零的凄凉。

接下来,“刻楮三年,谩夸煮石成丹”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即使经过三年的雕刻和磨砺,桃花依然无法抵挡岁月的侵蚀,最终会凋零。这里用“煮石成丹”来形容桃花的美丽是短暂的,如同炼丹一样需要时间和努力,但最终会消逝。

“梨花带雨难并,似玉妃、寂寞微潸”则进一步描绘了桃花的美丽和寂寥。带雨的梨花与桃花相映成趣,犹如寂寞的仙子流下泪珠。这里用仙女形象来比喻桃花,表达了作者对桃花美丽和凄凉的感受。

然后,“瑶台空阔,露下星坠,零乱风鬟”描绘了桃花所处的环境。瑶台空阔,星星坠落,晨露沾湿了桃花的枝叶,给人一种宁静而凄美的感觉。这里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桃花的美丽和凄凉。

接下来的部分回忆了以前的美好时光,“记前回、拥盖西园。花信被山烟,著意邀阑”描述了作者曾经在西园与桃花相伴的美好时光。那时,山间的烟雾环绕着花朵,作者特意邀请赏花。

然而,“如今万点难缀,共苍苔、打合成班”表达了现实的残酷。随着时间的推移,桃花已经凋零,难以再缀满枝头。它们与青苔一起凋零在地面,形成斑驳的景象。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无奈和悲伤。

最后,“诗翁何似,劝春莫交,粉淡香残”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劝春天不要离去,因为桃花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鲜艳和香气。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总的来说,《十月桃》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深秋时节的桃花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作者运用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将桃花的美丽、凄凉和寂寥展现得淋漓尽致。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