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诗并序
天生圣人,为民立极。
六合顺轨,九围承式。
惟辟奉天,惟以乂民。
民物乃康,祥祯聿臻。
于赫圣皇,允惟民主。
仁覆普天,德超邃古。
时维仲冬,雨雪愆期。
圣心恻然,轸我民饥。
曰灾所由,厥咎在朕。
我其躬祷,为民请命。
斋肃郊坛,庭燎有辉。
大君戾止,淠淠龙旂。
既类既旅,对越在上。
神监孔昭,锡之灵贶。
始自西北,有渰浮浮。
迨于既夕,望之油油。
诘旦礼成,雪霰交集。
飞若玉屑,化为琼液。
匪亟匪徐,巧当其时。
惟帝克诚,昭假不迟。
弥望皑皑,藏污掩慝。
其令所加,岁无螟蜷。
既沾既足,我亩我疆。
其兆维何,丰年穰穰。
颂声载路,既阜民生,乃永皇祚。
勿谓蚩蚩,民惟邦畿。
勿谓茫茫,天高听卑。
天难忱斯,惟德是保。
惟皇祗德,奉若天道。
厥德不回,受禄于天。
臣拜稽首,天子万年。
六合顺轨,九围承式。
惟辟奉天,惟以乂民。
民物乃康,祥祯聿臻。
于赫圣皇,允惟民主。
仁覆普天,德超邃古。
时维仲冬,雨雪愆期。
圣心恻然,轸我民饥。
曰灾所由,厥咎在朕。
我其躬祷,为民请命。
斋肃郊坛,庭燎有辉。
大君戾止,淠淠龙旂。
既类既旅,对越在上。
神监孔昭,锡之灵贶。
始自西北,有渰浮浮。
迨于既夕,望之油油。
诘旦礼成,雪霰交集。
飞若玉屑,化为琼液。
匪亟匪徐,巧当其时。
惟帝克诚,昭假不迟。
弥望皑皑,藏污掩慝。
其令所加,岁无螟蜷。
既沾既足,我亩我疆。
其兆维何,丰年穰穰。
颂声载路,既阜民生,乃永皇祚。
勿谓蚩蚩,民惟邦畿。
勿谓茫茫,天高听卑。
天难忱斯,惟德是保。
惟皇祗德,奉若天道。
厥德不回,受禄于天。
臣拜稽首,天子万年。
现代解析
这首《瑞雪诗并序》是一首赞美圣明君主的颂诗,核心思想是"仁政感动上天,瑞雪预示丰年"。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君民关系的主线
诗人塑造了一位自责爱民的君主形象。冬天迟迟不下雪(古代认为雪是丰收预兆),皇帝把天灾归咎于自己,亲自斋戒祈祷为民求雪。这种"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的态度,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理想的君主形象——像父母关爱孩子般关心百姓。
2. 天人感应的戏剧性
诗中描写了完整的"求雪仪式":皇帝沐浴斋戒、仪仗队举着龙旗到祭坛、虔诚祷告。随后奇迹发生——西北方飘来浮云,入夜后开始飘雪,雪粒像玉屑般飞舞,最终滋润大地。这种"诚心感动上天"的描写,展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3. 双线隐喻的巧妙
表面写瑞雪覆盖大地"藏污掩慝",实际暗示仁政消除社会弊端;写雪水滋润田亩预示丰收,实则歌颂仁政带来国泰民安。最后升华到治国哲理:百姓是国家的根基,天道只庇佑有德之君。这种将自然现象与政治伦理结合的手法,是古代颂诗的典型特征。
全诗用庄重的仪式感、生动的雪景描写和层层递进的说理,完成了一次对理想政治的文学建构。虽然带有古代"歌功颂德"的文体特点,但其中"民本思想"和"执政者当自省"的理念,至今仍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