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舜歌南风(得薰字八韵散馆试题)
溯维鳏在下,元德早升闻。
钦受心传秘,奋庸帝载勤。
四门惟吁俊,八伯已歌云。
大鹿兴于野,五弦咏是薰。
阜财期畅遂,解愠化嚣纷。
初虑同时舞,中谣比律殷。
咸熙庶哉绩,用协焕乎文。
岂不怀景仰,瞠如空自勤。
钦受心传秘,奋庸帝载勤。
四门惟吁俊,八伯已歌云。
大鹿兴于野,五弦咏是薰。
阜财期畅遂,解愠化嚣纷。
初虑同时舞,中谣比律殷。
咸熙庶哉绩,用协焕乎文。
岂不怀景仰,瞠如空自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舜帝的贤德与治国功绩,用南风比喻仁政带来的祥和景象。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1. 舜的贤能根基(前四句)
写舜从底层崛起("鳏在下"指舜早年贫苦),却因品德高尚被尧发现重用。他继承了尧的治国精髓("心传秘"),勤勉践行帝王之道。这里用"奋庸"(奋发有为)和"帝载"(帝王事业)展现舜的实干精神。
2. 治国成就(中间八句)
- 用人:广开四方城门招贤纳士("四门吁俊"),官员们("八伯")已开始歌颂太平。
- 仁政效果:像母鹿在野外安详哺乳("大鹿兴野"),用五弦琴弹奏《南风》曲传播仁德。让百姓财富丰裕("阜财"),消除怨气("解愠"),社会纷争得以平息。
- 文化兴盛:百姓自发歌舞庆祝("同时舞"),民谣与音律相和("比律殷"),展现出一派和谐景象。
3. 后世敬仰(最后四句)
总结舜的功绩使天下兴盛("咸熙庶绩"),缔造了灿烂文明("焕乎文")。诗人表达景仰之情,同时自谦难以企及舜的境界("瞠如"形容仰望到目瞪口呆,"空自勤"感慨自己努力却难达高度)。
全诗核心是把"南风"比作舜的仁政:像温暖南风滋养万物一样,舜的德政让百姓富足、怨气消散。诗中"五弦咏薰"(薰风即南风)紧扣题目要求,通过具体意象(野鹿、琴弦、民谣等)让抽象的治国理念变得生动可感。最后用对比手法,既歌颂先贤,又含蓄表达了自己作为后人的谦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