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福寺作

自顾不材同社栎,乘流得坎便为家。
体中不快思读易,睡思欲来还煮茶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招福寺作》描述了诗人在招福寺的所思所感,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真实心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赏析:

1. 诗人自谦:“自顾不材同社栎”——诗人谦虚地认为自己就像社(祭祀土地的神木)林中的栎树,虽然不是什么珍稀之木,但依旧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这里诗人用“社栎”来比喻自己,既表达了谦逊的态度,也暗示了自己的平凡。

2. 随遇而安:“乘流得坎便为家”——这里的“乘流得坎”比喻在生活或环境中按自然规律走,找到合适的地方安家。诗人表示自己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随遇而安,就像找到一个合适的河湾自然停泊一样,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3. 对生活的态度:“体中不快思读易”——在身体不太舒服的时候,诗人希望通过阅读《易经》来调节自己的心情。《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哲学经典,诗人想要通过学习它来调整心态,甚至可能从中寻找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4. 宁静的夜晚:“睡思欲来还煮茶”——当诗人感到困倦时,他想要闭目休息,但又因为心情难以平静,选择了煮茶来帮助自己放松。这个细节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静谧夜晚,面对内心纷扰时的自我调节方式。通过煮茶这一日常行为,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调整自己情绪的方式。

整首诗通过平凡的生活琐事,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特别是面对身体不适时的态度:保持谦逊,随遇而安,积极寻找内心的平衡与宁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