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劝农
维我海壖,杂居四民。
兼贫擅富,滑其醇真。
流庸失业,旱蝗相因。
易子而食,几如宋人(辛巳岁大荒民相毅食)。
稽古农皇,爰及唐稷。
无有舄卤,而不播殖。
吉贝麻麦,功比力穑。
孰云疗饥,必需鼎食。
有渰春兴,膏此平陆。
牛犁整齐,男妇悦穆。
只鸡祭社,其至麇逐。
坐贾行商,不如野宿。
博戏诚乐,啙窳难久。
居有僮指,出有邻偶。
古称区种,十斛一亩。
弃稷弗务,咄汝游手。
乐岁厚积,凶犹勤匮。
有匮靡积,汝复奚冀。
肥硗同畴,劳逸异至。
验彼收穫,惰农斯愧。
同是烝民,或生边鄙。
燋烂有期,锋刃是履。
此焉不思,祸灾一轨。
尔耕尔畬,一变俗美。
兼贫擅富,滑其醇真。
流庸失业,旱蝗相因。
易子而食,几如宋人(辛巳岁大荒民相毅食)。
稽古农皇,爰及唐稷。
无有舄卤,而不播殖。
吉贝麻麦,功比力穑。
孰云疗饥,必需鼎食。
有渰春兴,膏此平陆。
牛犁整齐,男妇悦穆。
只鸡祭社,其至麇逐。
坐贾行商,不如野宿。
博戏诚乐,啙窳难久。
居有僮指,出有邻偶。
古称区种,十斛一亩。
弃稷弗务,咄汝游手。
乐岁厚积,凶犹勤匮。
有匮靡积,汝复奚冀。
肥硗同畴,劳逸异至。
验彼收穫,惰农斯愧。
同是烝民,或生边鄙。
燋烂有期,锋刃是履。
此焉不思,祸灾一轨。
尔耕尔畬,一变俗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农民的生活困境和勤劳美德,同时批判了社会不公和懒惰风气。全诗分为几个层次:
1. 灾荒惨状:开头描写海边地区贫富混杂,灾荒连年(旱灾蝗灾),百姓穷到"易子而食"的极端境地,就像宋代大饥荒时人吃人的惨况。
2. 农耕重要性:通过神农氏和后稷(古代农业之神)的典故,强调任何土地都该耕种。棉花麻麦这些作物和粮食一样重要,讽刺了"必须吃山珍海味才能饱"的奢侈观念。
3. 理想农耕图:春雨滋润土地时,男女老少和谐劳作,用简单的鸡来祭祀土地神,对比商人四处奔波,不如扎根土地安稳。
4. 批判懒惰:赌博虽然快乐但不可持续,指出古代"区种法"能高产,怒斥那些游手好闲的人。丰收时要囤粮,灾年才能度过,懒惰者看到别人收获该羞愧。
5. 边疆警示:边疆百姓不仅要面对天灾,还要遭遇战乱。最后呼吁大家耕作开荒,改变不良习俗。
全诗核心是"勤劳耕作才是正道"。通过对比灾荒惨状与农耕之美,批判不劳而获的富人、投机商人和懒汉,最终升华到"改变社会风气需要从重视农耕开始"的高度。诗中既有对农民的深切同情,也有对踏实劳作的热情歌颂,语言质朴却充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