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午日诸同人集用家大人村居即事雪桥吊郢子二诗韵 其二

西陂烟月足清幽,方外诗人到惠休(闻沧浪僧澄照过访)。
十里芰荷藏斗鸭,千章杨柳带鸣鸠。
平头拄杖穿花去,短后单衣冒雨留。
极目雪桥何处是,鸥波无际梦悠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夏日田园画卷,充满了自然之美和隐逸之趣。

前两句写景:西边池塘笼罩在朦胧月色中,显得格外清幽。一位超凡脱俗的诗人(指来访的沧浪寺僧人澄照)前来拜访,就像古代高僧惠休一样风雅。这里用"方外诗人"形容僧人,突出了其脱俗的气质。

中间四句生动展现田园生活:十里荷塘里藏着戏水的鸭子,成排的柳树上传来斑鸠的啼鸣。诗人拄着平头竹杖穿过花丛,即使下雨也穿着短衫流连忘返。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能感受到荷香、听到鸟鸣、看到雨中漫步的诗人。

最后两句抒发感慨:极目远望却找不到那座雪桥,只见无边无际的鸥鸟在水波上飞翔,让人陷入悠长的遐想。这里的"雪桥"可能象征着某个难忘的地方或往事,而"鸥波无际"则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让整首诗余韵绵长。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烟月、荷塘、杨柳、鸣鸠等意象,勾勒出闲适的田园生活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最妙的是结尾处那个找不到的"雪桥",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淡淡的怅惘,让美景中多了几分耐人寻味的情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