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太真春睡图
东风吹香荡晴昼,长安宫苑花如绣。
海棠一夜拆轻红,淑气薰蒸困醇酎。
太真徙倚沈香亭,宿酲未解春冥冥。
眉峰敛翠翳秋水,侍儿夹拥花娉婷。
玉床腻滑芙蓉展,水沈烟袅金屏暖。
丹腮融润珊瑚温,宝钗斜鬌乌云绾。
上皇玉笛那敢吹,地衣红皱靴轻移。
传令别殿罢歌舞(一作管),流莺不语游丝垂。
渔阳鼙鼓边尘动,台阁无言卿士懵。
妇人一睡四海昏,主闇臣谀总如梦。
翠华西狩九庙隳,祸胎未剪三军疑。
马嵬之梦生死诀,一时悔祸人心归。
骊山举燧供欢笑,犬戎蹴踏周原草。
丹青谁写春睡图,后世不须箴太宝。
海棠一夜拆轻红,淑气薰蒸困醇酎。
太真徙倚沈香亭,宿酲未解春冥冥。
眉峰敛翠翳秋水,侍儿夹拥花娉婷。
玉床腻滑芙蓉展,水沈烟袅金屏暖。
丹腮融润珊瑚温,宝钗斜鬌乌云绾。
上皇玉笛那敢吹,地衣红皱靴轻移。
传令别殿罢歌舞(一作管),流莺不语游丝垂。
渔阳鼙鼓边尘动,台阁无言卿士懵。
妇人一睡四海昏,主闇臣谀总如梦。
翠华西狩九庙隳,祸胎未剪三军疑。
马嵬之梦生死诀,一时悔祸人心归。
骊山举燧供欢笑,犬戎蹴踏周原草。
丹青谁写春睡图,后世不须箴太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杨贵妃(太真)春睡的场景,通过华丽的宫廷画面暗讽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教训。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前十二句用浓墨重彩描绘杨贵妃宿醉春睡的奢靡场景:东风送暖、海棠盛开,贵妃在沉香亭宿醉未醒,侍女环绕,床榻华贵,香烟袅袅。这些描写展现了盛唐宫廷的极致奢华。
2. 中间八句笔锋一转,指出正是这样的奢靡生活导致国家危机。"妇人一睡四海昏"直接点明贵妃的醉生梦死与国运衰败的关联。安史之乱爆发时(渔阳鼙鼓),朝廷上下却仍沉醉在享乐中。
3. 最后八句写马嵬坡之变的后果,用"骊山举燧"的典故对比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亡国教训,暗示唐玄宗重蹈覆辙。结尾"后世不须箴太宝"警示后人:这样的历史教训已经足够深刻,不需要再额外告诫了。
诗歌的艺术特色在于:
- 用极尽华丽的语言描写奢靡,与残酷的历史现实形成强烈反差
- "春睡"这个日常场景被赋予政治隐喻,小中见大
- 通过具体意象(如地衣红皱、流莺不语)营造氛围,比直接说教更有感染力
核心思想是:统治者的奢靡享乐会导致国家衰亡,这个历史教训值得永远铭记。诗人用杨贵妃的故事,实际上是在警示所有当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