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亭台间的萧瑟景象,充满画面感和声音的层次感。
前两句"却上南亭望北亭,云生秋石逼帘旌"像电影镜头一样:诗人从南亭走向北亭,抬头看见秋云低垂,几乎要压到亭子边的帘幕。这里用"逼"字特别生动,让人感受到乌云压顶的压迫感。
后两句"露欺绿玉青蒲色,风掷琅玕败叶声"更精彩:秋露打湿了原本青翠的蒲草,使它们失去鲜亮的颜色,像是被露水"欺负"了一样;秋风把竹叶(琅玕指竹子)吹得哗哗作响,就像在抛掷这些枯叶。诗人用"欺"和"掷"这两个动词,把自然现象写得像有脾气的人似的。
全诗短短四句,通过"云压""露打""风吹"三个动态场景,把秋天那种万物凋零的感觉写得活灵活现。最妙的是诗人用拟人手法,让云、露、风都像调皮的孩子,让整幅秋景既真实又充满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