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

马首遗封在,羊头古寨平。
云深一邑冷(俗云冷寿阳),地僻众泉清(惟寿阳水独清。)。
石角分成路,山腰束入城。
韩碑何处访,怊怅不胜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寿阳这个地方的独特风貌,并融入了诗人的怀古之情。

前四句写寿阳的自然环境:开篇用"马首""羊头"这些形象的地名,暗示这里曾是古代要塞("遗封""古寨")。接着用"云深""地僻"突出寿阳的幽静冷清,特别点出当地泉水清澈的特点,就像在说"虽然偏僻,但有天然好水质"。

中间两句生动刻画山城地形:"石角分成路"写山路像被石头硬生生劈出来的,"山腰束入城"形容城池像被群山勒紧腰带般嵌在山间,画面感极强,让人仿佛看到险峻的山路和紧凑的山城布局。

最后两句转向怀古:诗人想寻找纪念唐代韩愈的碑文(韩碑),却无处可寻,流露出对历史遗迹消失的遗憾。这种"知道这里有过辉煌历史,却找不到痕迹"的惆怅,很容易引发读者共鸣,就像我们今天去古迹旅游时,也会感叹"当年的建筑在哪呢"。

全诗妙在既画出寿阳"山险水清"的立体地图,又用寻找韩碑的细节,轻轻带出"古今变迁"的永恒话题。读起来像跟着诗人的脚步游历山城,最后停在一声充满人情味的叹息上。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