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雪月仲春夜坐邀我不寐也冰几韵之 其五

万物交于气,惟兹召以神。
漫邀春作主,反教夜为臣(夜,康熙本作“月”。)。
得一清宁见,与参化育陈。
吾将心共洗,此际问天人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夜独坐时的哲思,语言简洁却意境深远。

开头两句“万物交于气,惟兹召以神”是说,世间万物都因自然之气而存在,但此刻(春夜)却有一种超然的精神力量在感召诗人。这里“气”可以理解为自然的生命力,“神”则指某种更高层次的感悟或灵感。

接下来“漫邀春作主,反教夜为臣”有点幽默:诗人本想邀请春天来主导这个夜晚,结果反而让夜晚成了主角。这里的“夜”(或“月”)象征着静谧与沉思,比春天更让人沉浸其中。

“得一清宁见,与参化育陈”是说,在宁静中领悟到一种纯粹的境界,仿佛能参透自然造化的奥秘。“得一”可以理解为一种纯粹、无杂念的状态,“化育”指大自然的运行规律。

最后两句“吾将心共洗,此际问天人”是诗人的感悟:他要把心灵洗净,在这静谧的春夜与天地对话,探寻更深层的真理。“问天人”既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的核心是诗人在春夜独坐时,从自然中感受到的宁静与哲思。他原本想欣赏春天的美景,却意外被夜晚的静谧吸引,进而进入一种超脱的精神境界,甚至想与天地对话。这种从具体景物升华到抽象哲理的写法,让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思想深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