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移居韵答公愚即以送行

芗江刻烛夜阄⑴诗⑵,展诵吟笺月影移。
万里关山劳问讯,一灯风雨入书帷。
宦情似水栖身隐,世事如棋冷眼窥。
廿载浮家萍泛感,愧无刘尹买山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漂泊多年的文人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境,语言平实却情感真挚。

前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首联回忆与友人在芗江边点烛作诗、赏月吟诵的雅致时光,展现文人间的精神共鸣。颔联笔锋一转,用"万里关山"与"一灯风雨"形成强烈对比,既写友人远行的艰辛,又暗喻自己独对孤灯读书的寂寥。

后四句转入人生感慨:颈联用"宦情似水"形容仕途淡泊,以"世事如棋"暗喻人间百态,表明自己选择隐居冷眼旁观的态度。尾联最动人,"廿载浮家"道尽二十年漂泊如浮萍的辛酸,而"愧无买山钱"的感叹,既是对无法安居的无奈,也暗含对世俗功名的疏离——连东晋名士刘尹(刘惔)买山隐居的钱都没有,却更显其精神上的清高。

全诗妙在将送别之情与人生感悟自然融合,既有"风雨书帷"的文人风骨,又有"萍泛廿载"的沧桑感,最后落脚于物质匮乏却精神富足的矛盾中,让人看到古代知识分子在现实困境中坚守自我的姿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