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只斗蟋蟀的故事,用蟋蟀的视角道出了败而不馁的人生智慧。
前两句说这次失败和往常不同——蟋蟀被主人小心照料("饱食泥盆"),休养了整整十天("待一旬")。这里用"泥盆"这个蟋蟀罐的细节,让人仿佛看到主人精心喂养的场景。
后两句笔锋一转:等到决战那天,主人故意让蟋蟀饿着肚子上场("带饥")。结果这只蟋蟀像饿虎扑食般勇猛,重新当上了常胜将军("上将军")。这里暗含深意:适当的饥饿感反而能激发斗志,就像人生中暂时的挫折反而能磨炼意志。
全诗妙在:
1. 用蟋蟀暗喻人生,把"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讲得生动有趣
2. "饱食"与"带饥"的对比,揭示逆境造英雄的哲理
3. "上将军"的称号既符合蟋蟀身份,又赋予人格化的荣耀感
就像体育比赛中,教练有时会故意给运动员制造困难来激发潜能。这首诗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会把失败当成充电站,养精蓄锐后必能东山再起。
贾似道
贾似道(1213年8月25日-1275年10月),字师宪,号悦生,南宋晚期权相。浙江天台屯桥松溪人。端平元年(1234)以父荫为嘉兴司仓、籍田令。嘉熙二年(1238)登进士,为理宗所看重。宋理宗驾崩后,立理宗养子赵禥为帝,是为宋度宗,度宗即位后不久,贾似道升任太师、平章军国重事。咸淳九年(1273),襄阳陷落。德祐元年(1275),贾似道精兵13万出师应战元军于丁家洲(今天安徽铜陵东北江中),大败,乘单舟逃奔扬州。群臣请诛,乃贬为高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行至漳州木棉庵,为监押使臣会稽县尉郑虎臣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