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城晚望

秋老逢天晚,孤城倚碧空。
升沈当此际,怅望与谁同。
远树没归鸟,寒莎泣候虫。
所怀无晤处,弹指向西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在孤独的城楼上眺望远方,心中充满感慨。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孤独和对人生起伏的思考。

首联“秋老逢天晚,孤城倚碧空”直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深秋的傍晚,诗人独自站在一座孤零零的城楼上,背景是辽阔的天空。这里的“秋老”不仅指季节的深秋,也暗示着诗人感觉自己年华老去。“孤城”与“碧空”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

颔联“升沈当此际,怅望与谁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起伏的感慨。“升沈”指人生的起起落落,诗人在这个时刻思考这些,却找不到可以分享心事的人,只能独自怅然远望。这种无人理解的孤独感贯穿全诗。

颈联“远树没归鸟,寒莎泣候虫”是两幅生动的画面:远处的树上,归巢的鸟儿渐渐消失;寒冷的草丛中,秋虫发出如哭泣般的鸣叫。这些自然景象的描写,实际上是在烘托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孤寂。

尾联“所怀无晤处,弹指向西风”是诗人情感的总结:心中有许多想法和感慨,却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只能对着西风弹指(可能是无奈的动作)。西风在这里既是实指秋天的风,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冷酷。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简单自然的语言,把秋天的萧瑟、城楼的孤寂和诗人内心的感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孤独”,而是通过周围的景物和动作来表现这种情绪,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典型特点,也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