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迦陵填词图,为张养如作 其七 尾声

幻影三生无处躲。休惹起看画的更风魔。教说与小云郎应识我。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得很有意思,用大白话来说就是:

第一句"幻影三生无处躲"像是在说:人生就像一场梦,前世今生都逃不过命运的捉弄。这里的"三生"可以理解为人生的轮回,有种宿命感。

第二句"休惹起看画的更风魔"特别生动,意思是:别让看画的人太入迷,像着了魔似的。这里用"风魔"形容看画入迷的状态,很形象。

第三句"教说与小云郎应识我"最有意思,像是在对画中人说话:告诉小云郎(可能是画中人物),他应该认得我。这里透露出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仿佛画中人和现实中的"我"有着某种联系。

整首词玩了一个很巧妙的文字游戏:把看画的人和画中人的关系写得亦真亦幻。既像是在说画中世界虚无缥缈,又像是在表达看画时那种恍惚的感觉。最后一句尤其妙,让整首词突然有了温度,好像画中人和现实中的"我"真的能对话一样。

这种写法特别能引起共鸣,因为我们都有过看艺术品入迷,甚至觉得能和作品中人物交流的体验。作者用简单的语言,就把这种微妙的感觉写活了。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