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符药朱道士
君不见许旌阳,飞符走剑蛟龙降。
一朝功行满仙籍,宝册金丹来帝旁。
又不见孙思邈,玉函方出千金药。
栖迟犹作地行仙,良以活人恩施博。
要知天地德好生,鬼谋客邪胡由乘。
有符有药解济世,此心即可通神明。
桃椎耳孙乐虚静,符水能灵药能圣。
呼雷麾电缚魑魅,二竖三彭俱听命。
困者以醒病者苏,孳孳予岂为利图。
梓人作室橐驼树,治民相国非殊涂。
降魔要竖大法幢,起死要下黄昏汤。
更频物色合谁属,请起江湖登庙堂。
一朝功行满仙籍,宝册金丹来帝旁。
又不见孙思邈,玉函方出千金药。
栖迟犹作地行仙,良以活人恩施博。
要知天地德好生,鬼谋客邪胡由乘。
有符有药解济世,此心即可通神明。
桃椎耳孙乐虚静,符水能灵药能圣。
呼雷麾电缚魑魅,二竖三彭俱听命。
困者以醒病者苏,孳孳予岂为利图。
梓人作室橐驼树,治民相国非殊涂。
降魔要竖大法幢,起死要下黄昏汤。
更频物色合谁属,请起江湖登庙堂。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两位传奇人物的故事,赞美了济世救人的精神,表达了"善心即能通神明"的朴素哲理。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先用两位神医的故事开篇: - 像许旌阳(道教神仙)那样能降服蛟龙的神人,最终因功德圆满被天庭认可 - 像孙思邈(药王)那样编写医书的神医,因广施恩惠得以长寿 说明行善济世者终得善报
2. 中间点明主旨: - 天地本有好生之德 - 只要心怀济世之志(有符咒能驱邪,有良药能治病),这份善心就能感动神明 - 称赞朱道士继承先人遗风,既能用符水驱邪,又能用良药治病
3. 最后升华主题: - 救人醒困不为图利,就像工匠建房、园丁种树一样自然 - 降魔治病都是为民服务,与治国安邦殊途同归 - 结尾呼吁:这样的人才不该埋没江湖,应当被朝廷重用
诗歌用治病救人的比喻,表达了"小善积大德"的道理。语言生动形象,比如"呼雷麾电缚魑魅"描写驱邪场景,"黄昏汤"代指救命药方,既保留仙侠色彩又通俗易懂。通过对比神医与治国者的共通之处,升华了治病救人的社会价值。
陈元晋
宋抚州崇仁人,原本蜀人,字明父。宁宗嘉定四年进士。授雩都尉,迁知福州、融州,累官邕管安抚使。嗜学好义,居官有政声。尝建渔墅书院。为文多愤世嫉俗之言,指陈当时利病极痛切。有《渔墅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