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写真请赞 其十一

身心一如,身外无馀。不愿成佛,亦非凡夫。甘作上牢漆桶,无心计较锱铢。

万古银山铁壁,更没者也之乎。是则活埋老僧,不是则打杀昙慧。

暗透两重牢关,烈焰不藏蚊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修行者的生活态度和境界,用大白话来解析就是:

第一段说修行者身心合一,不在乎身外之物。他不追求成佛的虚名,也不屑做凡夫俗子。就像个上了漆的旧木桶(比喻朴实无华),根本不计较金钱得失(锱铢是古代小钱)。这种境界像铁打的银山一样坚固永恒,更不需要咬文嚼字说漂亮话("者也之乎"指文言虚词)。

第二段用狠话表达决心:如果达不到这种境界,就等于把老僧活埋了;如果真能做到,就算打死昙慧和尚(可能是作者自称)也值得。最后两句最精彩:真正看透生死关卡的人,就像熊熊烈火里藏不住蚊子(比喻杂念无所遁形),连最微小的欲望都会被烧干净。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极端反差的语言,把修行境界说得生动有趣。比如用"漆桶"自嘲朴实,用"打杀"表现决心,最后"烈火烧蚊子"的比喻既暴力又形象,让人瞬间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超脱。

释昙华

释昙华(一一○三~一一六三),号应庵,俗姓江,蕲州黄梅(今属湖北)人。年十七于东禅寺去发。首依随州水南遂禅师。历谒湖南北、江东西诸老宿。至云居,礼圆悟禅师。入蜀,往见彰教绍隆,侍隆移虎丘。辞游诸方,初分座于处州连云寺,继住处州妙严寺。孝宗隆兴改元卒,年六十一。为南岳下十六世,虎丘绍隆禅师法嗣。有宋守铨等编《应庵昙华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宋李浩撰《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