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齐州有爱子之戚书闷诗见示依韵赋慰 其一

椿龄齐菌朔,倏忽八千春。昨日非前日,今人成古人。

白驹空隙影,明月失家珍。尘世关心事,东林好问津。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先,“椿龄齐菌朔,倏忽八千春。”这里用“椿龄”和“菌朔”比喻时间的短暂和长久,意思是虽然椿树寿命很长,但与宇宙的八千个春天相比,也是转瞬即逝。这里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强调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接着,“昨日非前日,今人成古人。”这两句说明昨天的事情已经不再,今天的人也可能成为历史的过客。人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如此渺小,生命易逝,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无情。

“白驹空隙影,明月失家珍。”这两句通过“白驹过隙”和“明月失家珍”两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珍贵事物的失去。白驹过隙意味着时间飞逝,而明月失家珍则暗示了人生中珍贵事物的易失。

最后,“尘世关心事,东林好问津。”诗人表达了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尘世关心的事,如名利、权势等,虽然让人牵挂,但东林寺这样的清静之地,才是寻求心灵慰藉的好去处。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时间、生命和世事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