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题刘道原墓次刚直亭》是宋代诗人罗适的作品,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刘道原的敬仰和对其精神的赞扬。
首句“山南山北蔚松楸”,描绘了墓地周围的环境,山峦连绵,南北两侧是茂密的松树和秋天的栾树,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这不仅是对刘道原墓地的描述,也暗示了刘道原的人格魅力如同这些松树一样,高大而永恒。
接着“四海千年仰二刘”,“四海”表示范围极广,“千年”强调了时间的久远,而“仰二刘”则表明了人们对刘道原的敬仰之情,他的人格和精神跨越了时空的限制,被世人永远铭记。
然后,“迂叟馈缣宁冻死,伯夷种粟几时秋”,这两句用典故进一步赞扬了刘道原的品德。“迂叟馈缣”指的是刘道原虽然生活清贫,却乐于助人,即使对方送来丝织品,他也因为担心对方冻死而不收下。“伯夷种粟”则是说刘道原有节操,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宁愿过贫困的生活。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典故,展现了刘道原的高尚品质。
接下来,“平生铁作三尺喙,土苴人间万户侯”,这里用比喻的手法形容刘道原的坚定意志和卓越才能。“铁作三尺喙”意味着他的嘴巴坚硬如铁,可以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土苴人间万户侯”则表示他轻视那些拥有权力和财富的人,认为他们就像土堆一样微不足道。这既展现了刘道原的自信和傲骨,也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蔑视。
最后,“庐阜作江江作阜,始应父子不傅休”,这里的“庐阜”和“江”都是地名,可能指的是刘道原的故乡或与他有关的地方。“始应父子不傅休”意味着刘道原的父亲和儿子都不愿让他闲居,希望他能继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这既表达了刘道原在世时的影响力,也寄托了人们对他的期望和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刘道原墓地的环境、表达对他的敬仰、赞扬他的品德和才能,以及寄托人们的期望,展现了刘道原这位历史人物的伟大精神和人格魅力。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