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马叹

玉花铁,四蹄如踣铁,青丝络头金觼舌。
一朝名数在有司,官马人间不得骑,负我惠养犹婴儿。
朔风萧梢催上道,江北早寒无宿草。
苍头庐儿双泪垂,雕鞍锦韂当属谁。
吾闻上厩天马十二闲,尔岂不得居其间。
日食太仓一石粟,立仗不受鞭笞辱,虽我徒步心亦足。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一匹官马的遭遇,道出了人才被体制束缚的无奈,以及普通人面对不公时的复杂心态。

开篇先描绘了一匹骏马的形象:毛色如玉的宝马,四蹄坚硬如铁,配着华贵的青丝缰绳和金属马嚼。这就像在说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本可以自由驰骋。但"一朝名数在有司"笔锋一转——当它被登记为官马后,就再也不能随意奔跑了。这里用"惠养犹婴儿"的比喻很妙,主人像养孩子般精心照料它,却突然被官方征用。

中间部分用寒风、无草等意象,渲染马匹被迫上路的凄凉。最动人的是"苍头庐儿双泪垂",连马夫都忍不住落泪,因为知道这匹好马从此要易主。诗人忍不住质问:皇宫马厩里养着那么多御马,为什么不能给它留个位置?

结尾的转折特别耐人寻味。诗人说御马"日食太仓一石粟"(吃着皇粮)、"立仗不受鞭笞"(站着当仪仗不用挨打),虽然自己只能步行,但想到这些也就心满意足了。表面是安慰,实则暗含讽刺——与其在外受苦,不如进体制混口安稳饭。这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把普通人面对体制诱惑时的矛盾心态写得入木三分。

全诗明写马,暗喻人。通过一匹官马的命运,揭示了三个现实:
1. 才华被制度束缚的悲哀
2. 普通人面对强权的无力感
3. 体制内外生存状态的鲜明对比
最精彩的是结尾的反讽,把愤怒藏在看似认命的话语里,比直接批判更有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