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晚望荒城重感嗟,十年行客倦思家。
渚田稻薄无来雁,庭树枝寒少宿鸦。
书为在官长废读,酒因多病久停赊。
何时日暖寻初约,同探疎梅几著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在黄昏时分望着荒凉的城池,心中涌起深深的感慨。他已经离家十年,身心疲惫,思念家乡的情绪越来越浓。

诗中用"渚田稻薄无来雁"和"庭树枝寒少宿鸦"两个画面,勾勒出一片萧瑟的景象:稻田贫瘠,连大雁都不愿飞来;庭院里的树枝寒冷,连乌鸦都很少停留。这些意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环境的荒凉。

后四句诗人写到自己因为公务繁忙,很久没有静心读书;又因为身体多病,不得不戒酒。最后他发出感叹:什么时候天气转暖,能实现当初的约定,和朋友一起去看看那几株稀疏的梅花开了没有呢?

整首诗通过荒城、寒枝、孤雁等意象,表达了游子思乡的愁绪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最后关于梅花的想象,又给全诗带来一丝温暖的希望,展现了诗人即使在困顿中也不失生活情趣的豁达心态。

汪梦雷

汪梦雷,宣城(今安徽宣州)人。泽民祖。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进士。累官知靖州。事见《宋文宪公全集》卷五《元故嘉议大夫礼部尚书致仕汪先生泽民神道碑》。今录诗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