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道中作

最爱名山未得游,已见名山未许住。
牛车拖过钱塘潮,马首带来银岱露。
禹陵一拜便登舟,天姥才瞻却回步。
天台雁荡雨初深,华顶石梁寒欲暮。
脚底低窥望海尖,耳根平洗飞云度。
寻径攀藤虎豹惊,冲潭击棹蛟龙怒。
滩急山腰响白云,林深谷口迷红雾。
汗雨不离三伏天,蜡屐已穿八千路。
何时重到玉峰头,笑共仙人搏白兔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行者对浙东名山的向往与遗憾,以及旅途中的艰辛与奇幻体验,充满浪漫的冒险色彩。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 向往与遗憾(开头四句):诗人最爱名山却一直没机会游玩,好不容易见到了又无法久留。用"牛车拖过钱塘潮"这样夸张的比喻,说钱塘江潮像牛车一样慢,反衬自己匆忙赶路的无奈。

2. 奇幻旅程(中间十二句):用电影般的镜头带我们游览浙东山水:
- 匆匆路过禹陵、天姥山这些名胜,像打卡一样匆忙
- 天台山、雁荡山的雨景,华顶峰、石梁的暮色,宛如水墨画
- "脚底望海""耳根洗云"的夸张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云端
- 穿越藤蔓惊动虎豹、划船激起蛟龙怒,把普通旅途写成神话冒险
- 用"白云响彻山腰""红雾笼罩山谷"这样通感的写法,让风景有了声音和色彩

3. 旅途艰辛与期待(最后四句):三伏天走得汗如雨下,木屐都走坏了八千路,用夸张的数字突出跋涉之难。最后幻想有一天能站在玉峰山顶,和仙人一起逗玉兔,给辛苦的旅程一个童话般的结尾。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把普通游记写成神话冒险,虎豹蛟龙等想象让山水有了生命力
2. 大量运用夸张手法(八千路、钱塘潮如牛车),让风景更震撼
3. 通感手法新颖,比如"白云响"把视觉变成听觉
4. 结尾的仙人白兔,给风尘仆仆的旅行增添仙气,留下美好期待

就像现代人用特效把旅行视频做成奇幻大片,诗人用文字创造了充满想象力的山水奇遇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