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胜利后的和平景象,歌颂了将士们的功绩和太平盛世的美好。
开头两句写战争结束,将士们正在论功行赏。"奏凯"指打了胜仗,"偃兵"是停战的意思。诗人用"孰为赢少孰多赢"这个问句,生动展现了评功时的热闹场面,大家都在讨论谁的功劳更大。
中间四句用具体画面展现和平景象:战车停在细柳营(军营),烽火台不再冒烟;战马在华林苑休息,夜晚不再出征。将士们用战功换来了封地(带砺山河),千万勇士守护着皇城。这里"细柳"、"华林"都是借代手法,用具体地点代表整个国家。
最后两句把气氛推向高潮:庆功宴上功臣们喝得尽兴,将军们横着长矛即兴作诗,歌颂太平盛世。"麒麟宴"是最高规格的庆功宴,"横槊赋诗"这个动作既显豪迈,又暗含"放下武器搞文艺"的和平寓意。
全诗最妙的是处处用对比:战争与和平、紧张与悠闲、武功与文治。诗人没有直接说"和平真好",而是通过停放的战车、休息的战马、欢宴的将士这些画面,让读者自己感受到太平盛世的珍贵。特别是最后将军们"横槊赋诗"的细节,把军人放下武器转作文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堪称全诗的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