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公房同楚伯对白菊

不到东林久,篱边菊渐嘉。
晚风和玉树,初地见瑶华。
倚槛如听梵,垂英似落霞。
病来思采摘,半恐是空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东林寺赏菊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菊花的美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首联"不到东林久,篱边菊渐嘉"写诗人很久没来东林寺,发现篱边的菊花已经开得很美了。这里用"嘉"字形容菊花的美好,暗示诗人对菊花的喜爱。

颔联"晚风和玉树,初地见瑶华"用优美的比喻描写菊花。晚风轻拂,菊花如玉树般摇曳;在佛寺(初地指佛寺)里看到菊花,就像看到仙界的花朵(瑶华)。这里把菊花比作仙界之物,突出了它的超凡脱俗。

颈联"倚槛如听梵,垂英似落霞"继续用生动的比喻。诗人倚着栏杆赏菊,仿佛听到诵经声(梵);低垂的菊花像天边的晚霞。这里把视觉和听觉感受融合,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

尾联"病来思采摘,半恐是空花"转折写诗人的矛盾心理。生病时想采菊花,又担心这美好的景象是虚幻的(空花)。"空花"既指病中可能产生的幻觉,也暗含佛教"色即是空"的思想,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全诗以菊花为线索,通过层层递进的描写,从赏菊的美景写到内心的感悟。诗人用仙界、佛寺的意象烘托菊花的高洁,最后以"空花"收尾,既展现了菊花的超凡之美,又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诗中"玉树""瑶华""梵音"等意象都带有佛教色彩,与东林寺的环境相呼应,使整首诗充满禅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