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宣上人)的精神境界,用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他从隐忍到豁达的人生智慧。
前两句用"宝剑藏鞘"的比喻:海上孤峰像一把未出鞘的宝剑,暗指高僧虽然身怀绝技(佛法修为),但长期保持低调内敛。就像好剑平时都收在剑鞘里不显露锋芒,高僧也一直隐藏着自己的真才实学。
后两句笔锋一转:如今他直面世人时,就像春天长满青草的怀玉山,展现出温和包容的气度。这里用"春草长"这样生机勃勃的景象,暗示高僧不再隐藏,而是以温暖自然的姿态普度众生,把深奥的佛法化作春风化雨般的教化。
全诗通过"剑"与"春草"的意象对比,巧妙展现了修行者从"藏锋"到"显道"的蜕变过程,把深刻的禅理融入日常景物中,让人感受到佛法既可以是锐利的智慧之剑,也可以是滋养心灵的绵绵春意。
王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