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外见赠原韵 其二

亲操井臼未全知,不见高堂白发丝。护惜犹思依母日,梦魂尚忆作儿时。

故山已过猫头笋,小院频挑鸭脚葵。剪烛听君谈往事,敢忘先德自吾师。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叙述,表达了诗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深深感激之情。让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诗中的每一句:

1. 亲操井臼未全知,不见高堂白发丝。
- 这句的意思是说,在母亲操持家务的同时,诗人自己并未完全懂得她心中对家庭的付出和牺牲,更没有注意到她日益增多的白发。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母亲辛勤付出的感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 护惜犹思依母日,梦魂尚忆作儿时。
- 这两句诗人回忆起小时候依赖母亲的日子,即使在梦中也能清晰地记得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3. 故山已过猫头笋,小院频挑鸭脚葵。
- 描述了诗人回到故乡,发现曾经熟悉的环境已经有了变化,比如春天的竹笋和小院中的鸭脚葵(鸭脚木的一种)依旧,但时间已经过去,物是人非。这里既有对故土的怀念,也有对时光匆匆、变化无常的感慨。

4. 剪烛听君谈往事,敢忘先德自吾师。
- 最后两句,诗人与人交谈时,剪烛夜谈,聆听对方讲述过往。他不敢忘记先人的教诲和美德,这些教诲成为他学习的导师。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长辈教诲的尊重与传承精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态度。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

猜你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