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禊行
妾家旧住章华里,含情日日飘罗绮。
祓禊来游洧水浔,春风摇荡采兰心。
盈盈皓腕临清渚,水光掩映霓裳举。
弄态输情妾自知,眼波迭送郎应许。
红日西沈起暮霞,可怜催度七香车。
郎行若道东门远,辜负晴川芍药花。
祓禊来游洧水浔,春风摇荡采兰心。
盈盈皓腕临清渚,水光掩映霓裳举。
弄态输情妾自知,眼波迭送郎应许。
红日西沈起暮霞,可怜催度七香车。
郎行若道东门远,辜负晴川芍药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参加修禊活动时的浪漫邂逅,展现了古代少女怀春的细腻心理。全诗用三个层次展开:
1. 身份与场景(前四句)
女子自述住在繁华的章华里,每天穿着华服却满怀心事。趁着三月三的修禊节,她来到洧水边参加活动,春风中采兰草的动作透露出她萌动的春心。这里用"摇荡"二字巧妙双关,既写春风拂动,又暗指心旌摇曳。
2. 邂逅瞬间(中间四句)
她站在清澈的水边,衣袖随水光飘舞,主动用眼神和姿态向意中人传递情意。"眼波迭送"这个细节特别生动,就像现代人说的"暗送秋波",而"郎应许"三字透露出她捕捉到了对方回应的窃喜。
3. 离别惆怅(最后四句)
夕阳西下时,她不得不乘坐香车离去。"可怜"二字道出不舍,最后两句像是留给情郎的叮咛:如果嫌东门路远不来相见,可就错过我们像芍药花般美好的情缘了。这里的芍药花既指真实春景,也隐喻着青春易逝的爱情。
全诗妙在将传统节俗变成恋爱舞台,女子形象鲜活——既保持淑女风范(穿霓裳、采兰草),又大胆追求爱情(主动递眼神)。诗人用"水光掩映""晴川芍药"等明丽意象,把春日恋曲写得光影流动,读来仿佛能看见水面波光中少女含羞带笑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