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圌山绝顶

极目微茫接远天,山光水色两悠然。
风尘不到烟萝里,云月时来梵座前。
僧影独依幽涧树,钟声疑上夕阳船。
相看举世同蕉鹿,三叹孤峰仰昔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圌山顶峰时看到的壮阔景色和内心感悟,充满禅意和人生思考。

前两句写登高远眺的视觉体验:站在山顶极目远望,天地相接处一片朦胧,山色与水光相互映衬,显得宁静和谐。"悠然"二字既写景物的闲适状态,也暗示诗人内心的平静。

中间四句营造出超脱尘世的意境:山间云雾缭绕隔绝尘世喧嚣,月光云影时常造访佛堂。僧人独坐溪边古树下的身影,与夕阳中仿佛从船上飘来的钟声,构成一幅空灵的画面。这里用"钟声疑上夕阳船"的错觉,巧妙地把声音和视觉融合,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悟:看着眼前景象,觉得世人追逐名利就像"蕉鹿梦"的典故(古代有人把鹿藏起来却说成是梦,比喻虚幻不实),不禁对着这座孤峰三次叹息,仰慕古代贤人的境界。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以及对超然物外精神境界的向往。

全诗通过山水、云月、僧影、钟声等意象,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的精神世界。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强,最后点出的哲理不显突兀,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