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徐心翁使君枉过南岩小酌留题佳韵

西郭南岩岁几登,月台风榭此时兴。中丞镇蜀推严武,小队看花过少陵。

父老喜瞻熊是轼,迂疏故道寿为朋。留题剩有如椽笔,取醉何妨酒似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轻松愉快的官民同乐图,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前两句写景:西城外的南岩山是诗人常去的地方,这次趁着月台(观景台)和风榭(凉亭)的好风光,兴致勃勃地再次登临。就像我们现代人喜欢去熟悉的公园散步,遇到好天气格外开心。

中间四句写人:把来访的徐使君比作唐代镇守四川的名臣严武,而自己谦虚地比作诗人杜甫(少陵)。老百姓看到官员车驾(熊轼指车)都很欢喜,而诗人自称是个不懂世故的闲人,只把长寿当作人生目标。这里用历史人物作比,既赞美了对方治政有方,又表现了自己的文人本色。

最后两句写聚会:说徐使君留下的题词像大椽笔写的一样气派,大家开怀畅饮,酒像河水一样源源不断。这里用夸张的手法,把一次普通的聚会写得豪迈洒脱,展现了文人饮酒赋诗的雅兴。

全诗妙在把官员走访民间这件正经事,写得像老友聚会般自然亲切。既有对治理有方的赞美,又有文人雅士的闲适情趣,官民同乐的温馨画面跃然纸上。用典自然不做作,比喻生动有趣,读来能感受到那份把酒言欢的痛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