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 其八

扑尽元规扇上尘,閒门聊且送残春。
已拚啖蔗非佳境,何用遗柑达要津。
晓起谁为无事日,秋来多是不平人。
气高湖海终何益,只合空山老斲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看透世态炎凉、选择归隐的文人形象,充满对现实的无奈与自我解脱的豁达。

前两句用"扑扇尘"和"闲门送春"的日常画面,展现主人公主动远离喧嚣、甘于平淡的生活状态。"元规扇"暗指权贵(东晋名臣庾亮字元规),拂去扇上尘土象征与官场划清界限。

三四句通过"啃甘蔗不甜"和"送柑橘巴结权贵"的对比,表明自己宁可过清苦日子也不愿趋炎附势。"啖蔗非佳境"是自嘲清贫,"遗柑达要津"则讽刺官场钻营。

五六句笔锋转向社会现实:清晨醒来已预感一天无事可做(暗指怀才不遇),而秋天这个萧瑟季节里,世间多是愤懑不平之人。这里"秋来"既指自然季节,也隐喻社会环境的肃杀。

最后两句是全文主旨:即便有湖海般豪迈气概(指远大志向)终究无用,不如像古代匠人轮扁(典故出自《庄子》)那样隐居深山专注手艺。诗人用"斲轮"(砍木头做车轮)这个质朴意象,表达返璞归真的人生选择。

全诗妙在将失意文人常见的归隐主题写得生动具体:拂尘、啃甘蔗、看晨光、听秋声这些生活细节,与"湖海气""斲轮"的宏大典故自然融合,让读者既能感受到具体画面,又能领会深刻寓意。诗人像用白描手法画了一幅"文人隐居图",在平淡中见深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