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十咏①

晓来吹角彻苍茫,鹿耳门边⑴几战场。
流毒犹传日本国,偏安空比夜郎王⑵。
楼船将帅悬金印,郡县官僚辟草堂。
使者莫嫌风土恶,番儿到处绕车旁(施懿琳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古称东宁)的历史沧桑和风土人情,语言直白却意味深长。

开头用"清晨号角声响彻天空"的画面,带出鹿耳门(台湾古港口)曾是战火纷飞之地。这里暗指台湾曾被荷兰、日本等外族侵扰的历史。"流毒"二字点明日本对台湾的长期影响,而"夜郎王"的典故则讽刺了当时台湾政权偏安一隅的处境。

中间四句形成强烈对比:将军们挂着金印耀武扬威,地方官员却只能在草堂办公,揭露了统治者与基层的悬殊差距。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用"番儿"(原住民孩子)围着车马嬉戏的场景,冲淡了前文的沉重感,既表现了台湾独特的民族风情,也暗含"再艰苦的环境也有温情"的深意。

全诗像一组历史镜头,既有战火硝烟,又有市井生活,更有对统治者的暗讽。最妙的是结尾的孩童形象,让沉重的历史话题突然变得生动可亲,这种举重若轻的写法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