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都司樟树下

幕府樟阴几亩垂,将军绮席肯阶移。
分明翠湿添杯酌,竟夕清吟杂管吹。
乌鹊堪轻三伏雨,青霄不碍万年枝。
还须满月情何似,纵卜今宵露那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樟树下举办的宴会,充满了自然与人文交融的闲适意境。

前四句写宴会场景:衙门旁的樟树投下大片绿荫,将军将宴席搬到树下。树影的清凉仿佛渗入了酒杯,宾客们整夜吟诗作对,伴着乐声此起彼伏。这里用"翠湿"形容树荫的清凉感,把视觉和触觉打通,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树荫下饮酒的惬意。

后四句升华意境:诗人说连乌鹊都看轻了三伏天的暑气(暗示树下凉爽),参天的树枝直指云霄却不妨碍人们享受它的荫蔽。最后两句用月亮和露水作比——就像满月寄托着圆满的情意,今夜的露水也默默见证着这场雅集。这里把宴会的情致与自然景物巧妙结合,透露出文人雅士对清幽环境的喜爱。

全诗通过樟树荫凉、饮酒吟诗、鹊鸟栖枝等意象,营造出夏日宴饮的清凉闲适,展现了古代文人亲近自然的生活情趣。最妙的是将人的活动与自然景物相互映衬,既写实又富有诗意。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