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遇

淮阴西汉一英雄,史氏持衡论亦工。
不向追亡羡萧相,却于援死著滕公。
岂知并绩三人杰,皆自当时一语功。
后世人材自戕贼,炎凉安得古人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西汉三位杰出人物(韩信、萧何、滕公)的故事,借古讽今,感叹现在的人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前四句说韩信是西汉英雄,史官对他的评价也很公正。诗人不羡慕萧何追回韩信(萧何曾月下追韩信),却更赞赏滕公(夏侯婴)在韩信快死时救了他(滕公曾刀下救韩信)。这里用两个典故说明古人对待人才的真诚。

五六句点出关键:这三位豪杰的成就,其实都源于当初一句关键的话(萧何推荐韩信,滕公为韩信求情)。说明古人一句话就能改变人才命运。

最后两句转到现实:现在的人才被自己人打压(比如嫉妒、排挤),社会风气势利冷漠,哪还有古人那种真心赏识人才的风范呢?

全诗用历史故事作对比,批评当下不重视人才、人情冷漠的现象。语言直白有力,古今对比强烈,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古代风气的向往。

华岳

华岳,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西,贵池(今属安徽)人。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开禧元年(1205)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