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明秀亭
漓江东过昭州城,城边虚敞明秀亭。
昔人创意岂云偶,爱此水秀山光明。
隔江荔浦云横岭,西山铜鼓烟迷顶。
万劫金钟古殿荒,千寻玉井沈波冷。
往年城市连江居,即今郊野无村墟。
凄凉三县赋役少,寂寞孤城楼橹虚。
我曾十年摄其守,防虞听事重营久。
几番舟楫重经过,屈指年华数来九。
髦倪见我重伤神,繁华一去如浮云。
府公俱是豪俊客,谓当鼓舞新斯民。
青云飘风惜时晚,白日留顾下邱坂。
何人为我呼梅公,山头啼鸟山花红。
一杯磊落浇心胸,写诗作向临江风。
昔人创意岂云偶,爱此水秀山光明。
隔江荔浦云横岭,西山铜鼓烟迷顶。
万劫金钟古殿荒,千寻玉井沈波冷。
往年城市连江居,即今郊野无村墟。
凄凉三县赋役少,寂寞孤城楼橹虚。
我曾十年摄其守,防虞听事重营久。
几番舟楫重经过,屈指年华数来九。
髦倪见我重伤神,繁华一去如浮云。
府公俱是豪俊客,谓当鼓舞新斯民。
青云飘风惜时晚,白日留顾下邱坂。
何人为我呼梅公,山头啼鸟山花红。
一杯磊落浇心胸,写诗作向临江风。
现代解析
这首《题明秀亭》是一首充满怀旧与感慨的山水诗,通过描写漓江边的明秀亭及周边景色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深切感受。
诗的开头描绘了漓江流过昭州城,城边的明秀亭空旷开阔。诗人赞叹当年建亭之人的巧思,正是看中了这里山水秀美的风光。接着用具体景物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隔江的荔浦云绕山岭,西山的铜鼓峰烟雾笼罩,古寺的金钟早已荒废,深井的寒波依然清冷。这些意象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暗含岁月无情的意味。
中间部分笔锋一转,写城市变迁的沧桑。过去繁华的江边城镇,如今已成荒凉的郊野;曾经热闹的三县地区,现在人烟稀少,只剩孤零零的城墙。诗人回忆自己曾在此为官十年,苦心经营防务,如今重游故地,屈指一算已近九年。当地老人见到他黯然神伤,昔日的繁华如浮云般消散。
最后诗人呼吁当下的官员应当激励百姓重振家园,但自己也意识到时机已晚,只能对着落日丘山抒发感慨。他幻想能唤来传说中的梅公(可能指高洁之士或历史名臣),在鸟语花红的山间畅饮抒怀,将满腔心事化作诗句,随风洒向江面。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三层情感交织:对山水永恒之美的赞叹,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以及虽知时不可为仍心系苍生的情怀。诗人用"金钟古殿荒""玉井沈波冷"等意象,将抽象的时间流逝转化为可感的画面,让读者直观体会到"物是人非"的怅惘。最后借酒写诗的场景,又展现出文人特有的洒脱与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