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张清夫还吴

新雨不作泥,钩辀树上啼。
征夫怀远路,家在太湖西。
别家今几度,杨柳江边树。
念乡车轮下,渐是中年路。
万事中年尚可期,人生且莫长别离。
长别离,向何方。
九江落花清浦香,王雎斑斑凫乳黄。
南望不见三高堂,奈何游子思故乡。
我家诸公济时早,功成身退合天道。
当时未必知者贤,挽不回之卧烟岛。
后来阅尽亏成事,始识从之去时好。
我不能赤手缚虹霓,又不能委身同草木。
生逢尧舜世,肯受泥涂辱。
昨者误奋龙门雷,蝘蜓嘲之自云足。
忧来举觞酹白日,唯有皇天照空谷。
张公子,吴江生,我有千载意,不羡身后名。
为君写作赠行曲,曲中铿戛难为明。
君行不听我意平,明日买船棹秋声。
亦欲东下窥蓬瀛,飘然此去白玉京,须卿禹穴来相迎。
相迎未见须相待,客行虽迟心未改。

现代解析

《赠别张清夫还吴》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朋友张清夫回吴地的不舍与祝福,同时也抒发了对人生的一些感慨。

1. 三四句:“征夫怀远路,家在太湖西。”


这两句说,张清夫即将踏上遥远的路途,他的家乡在太湖之西。表达了对朋友即将出发的惜别之情。

2. 五六句:“别家今几度,杨柳江边树。”


这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已经多次的感慨,每年春风吹过,江边的杨柳又绿了,而张清夫却依旧要踏上旅程。这不仅是在写景,更是表达时光流逝,别离频繁的无奈。

3. 七八句:“念乡车轮下,渐是中年路。”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即将步入中年的理解与感慨,路上的车轮在转动,人生也在逐渐步入中年。

4. 九十句:“万事中年尚可期,人生且莫长别离。”


这里诗人劝勉朋友,中年的愿望和希望还是可以期待的,不要因为离别而过于悲伤。

5. 一二一四句:“长别离,向何方。九江落花清浦香,王雎斑斑凫乳黄。”


这里运用了自然景象来表达对别离的思考,九江的落花散发出清香,斑斑的王雎和小鸟能够在水中自由游弋。这不仅是一种对美好自然的描绘,也是在期许朋友能够像这些动物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

6. 一二五六句:“南望不见三高堂,奈何游子思故乡。”


诗人望着南方,却望不见故人的家,只能感慨游子思乡之情。

7. 一二七八句:“我家诸公济时早,功成身退合天道。当时未必知者贤,挽不回之卧烟岛。”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朋友高远志向的理解,认为朋友能够功成名就并选择退隐,是顺应天道的选择。同时,也反思了当时是否有人真正理解这种选择。

8. 一二九至一二一0句:“后来阅尽亏成事,始识从之去时好。我不能赤手缚虹霓,又不能委身同草木。”


诗人感慨时间的流转,指出后来者才明白当初的选择多么重要。同时,诗人也自叹无法像朋友那样有所作为,无法像草木一样默默生长。

9. 一二一一至一二一二句:“生逢尧舜世,肯受泥涂辱。昨者误奋龙门雷,蝘蜓嘲之自云足。”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逢盛世的珍惜,以及面对误解和嘲讽的无奈。

10. 一二一三至一二一四句:“忧来举觞酹白日,唯有皇天照空谷。”


这里诗人以饮酒自慰,表达了内心的忧愁和希望上天能够见证自己的真诚。

11. 一二一五至一二一六句:“张公子,吴江生,我有千载意,不羡身后名。”


诗人称呼张公子为吴江人,表达了对朋友的敬重,同时也表明自己不羡慕名声永恒。

12. 一二一七至一二一八句:“为君写作赠行曲,曲中铿戛难为明。君行不听我意平,明日买船棹秋声。”


诗人表示要为朋友写一首赠别曲,但又感叹曲中情感难以完全表达。希望朋友能听出自己的心意,并在明日启程时,乘船踏秋声而去。

13. 一二一九至一二二0句:“亦欲东下窥蓬瀛,飘然此去白玉京,须卿禹穴来相迎。”


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也想跟随朋友的脚步,去追寻心中的仙境,期待朋友能在禹穴迎接。

14. 一二二一至一二二二句:“相迎未见须相待,客行虽迟心未改。”


最后,诗人表示即使朋友不能立即相见,也愿意等待,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友情和理解。

整首诗充满了对朋友的思念、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虽然有些许无奈,但更多的是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对友情的珍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