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的傍晚场景,语言简洁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落日谢虚阁,横琴相对閒"写的是夕阳西下时分,诗人独自在空荡的阁楼里,随意地摆弄着琴。这里的"谢"字用得巧妙,既表示夕阳渐渐消失,又暗示阁楼在夕阳中显得格外安静。"横琴"这个动作特别生动,不是正襟危坐地弹琴,而是随意摆放,显示出诗人完全放松的状态。
后两句"片云将急雨,一笑失前山"更有意思。一片乌云突然带来急雨,但诗人不仅不恼,反而会心一笑,因为雨幕遮住了眼前的山景。这个"一笑"特别传神,表现出诗人随遇而安的豁达心态。他不是在抱怨天气变化,而是欣赏这意外的景致变化。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最少的字画出完整的画面:夕阳、阁楼、琴、云、雨、山,每个元素都恰到好处。 2. 通过"横琴""一笑"这样的小细节,生动展现诗人的闲适心境。 3. 最后一句的转折出人意料,让普通的雨景变得有趣,体现了诗人善于发现生活小惊喜的慧眼。
这首诗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诗意,关键是要有闲适的心境和善于发现的眼睛。即使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雨,也能成为值得会心一笑的小插曲。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