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帝王之都景象,同时暗含诗人对自己身份的感慨。
前四句用宏大的画面感开篇:首句说这里是帝王建都的宝地,第二句写北方风云都向这里聚集,显示地理位置的重要。三四句用雕鹰盘旋、秋雁飞过的动态画面,带出青海和黑山(北方边疆)的苍茫秋色,空间感拉得很开。
中间两句转到都城细节:"龙冈"指皇家宫殿所在的高地,道路纵横;"月殿"形容宫殿精美,香风飘过华美的门窗装饰。这两句用"三千""十二"等虚指数字,突出皇家气派。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自嘲:别看我现在穿着低级官员的青衫穷酸,当年可是在皇帝身边见过龙袍加身的场面呢!这里既有对过去荣耀的怀念,也透露出如今落魄的自嘲,形成巧妙反差。
全诗通过"大场景+小细节"的切换,既展现了都城的壮丽,又用个人经历的点缀让宏大叙事有了人情味。最妙的是结尾突然从写景转入自嘲,让整首诗在辉煌中多了一丝幽默和真实感。
陈孚
陈孚(1259 — 1309)元代学者。字刚中,号勿庵,浙江临海县太平乡石唐里(今白水洋镇松里)人。至元年间,上《大一统赋》,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为山长,曾任国史院编修、礼部郎中,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诗文不事雕琢,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七言古体诗最出色,著有《观光集》、《交州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