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定沿牒三衢舟中寓兴寄所知
井落瓯闽近,乡亭百粤连。
一蓱游宦客,两桨上滩船。
石壅千寻浪,山围几匝天。
乱篙鸣远屿,群噪捧危舷。
峡断疑无路,汀回复济川。
林深羡沙鸟,村近喜人烟。
岂昧垂堂诫,都由稍食牵。
家山旧庐在,蚤晚赋归田。
一蓱游宦客,两桨上滩船。
石壅千寻浪,山围几匝天。
乱篙鸣远屿,群噪捧危舷。
峡断疑无路,汀回复济川。
林深羡沙鸟,村近喜人烟。
岂昧垂堂诫,都由稍食牵。
家山旧庐在,蚤晚赋归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乘船旅行的所见所感,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和思乡之情。
开头四句交代背景:诗人乘船经过瓯闽(浙江福建一带)和百粤(广东广西)地区,独自一人漂泊在外做官,乘着小船逆流而上。"一蓱"形容自己像浮萍一样漂泊无依。
中间八句生动描写沿途险峻风光:江水被巨石阻挡掀起巨浪,群山环绕仿佛把天都围住了。船夫们撑着长竹篙划过远处的岛屿,众人呼喊着稳住摇晃的船身。经过峡谷时以为没路了,转过河滩又见通途。看到树林深处自在的沙洲水鸟,靠近村庄时因见到炊烟而欣喜。这些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行船的惊险和自然景色的壮美。
最后四句抒发感慨:诗人明知冒险行船有危险,但为官务所迫不得不继续前行。想到家乡的旧屋还在,盼望着早日辞官归田。表达了在外漂泊的疲惫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全诗通过生动的旅途描写,展现了古代官员奔波在外的真实生活状态,既有对险峻自然的惊叹,也有对安稳生活的渴望,语言朴实却充满感染力。
张伯玉
建州建安人,字公达。第进士。尝为苏州郡从事。仁宗嘉祐中为御史,出知太平府,后为司封郎中。工诗善饮,时号张百杯,又曰张百篇。有《蓬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