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梅四首 其二

野人亭馆足猗兰,不独芬芳亦耐寒。
好歇千山松竹雨,月明清影共梅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在自然中的闲适生活,通过几种植物的对比,展现了高洁坚韧的品格。

前两句写野人(隐士)的亭馆里种满了兰花,兰花不仅香气袭人,还能耐得住严寒。这里用兰花象征隐士高洁的品格,同时"耐寒"二字暗示了这种品格是经得起考验的。

后两句笔锋一转,说不如停下欣赏山间的松竹在雨中的姿态,等到月明时分,还可以与梅影共赏。这里用松竹雨、月下梅影营造出清幽的意境,松、竹、梅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坚贞的"岁寒三友",诗人选择在雨中、月下观赏它们,更突出了其清雅脱俗的特质。

全诗通过兰的芬芳、松竹的坚韧、梅的清影,层层递进地展现了隐士超然物外的生活情趣和高尚情操。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选择与组合,让读者感受到他追求的精神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