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庭前有高树,风挠无停枝。
寒乌噤不鸣,夜半环树飞。
托身未得所,三匝情依依。
高飞犯霜露,低飞触茅茨。
乾坤岂不容,振羽将安之。
徘徊恋明月,顾影徒伤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寒夜无依的乌鸦,通过它的困境隐喻人在世间漂泊的孤独与迷茫。

开篇用"高树""不停晃动的树枝"营造出寒冷不安的夜境。乌鸦在半夜绕树盘旋,既不敢高声鸣叫(可能怕引来危险),又找不到落脚之处,就像生活中那些无处安身的人。它飞高怕霜露,飞低怕撞到茅屋,这种上下两难的处境,生动表现了人在现实中的窘迫——好像世界很大,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乾坤岂不容"是无奈的叩问:天地这么大,怎么就容不下我呢?但最终乌鸦只能徘徊月下,看着自己的影子独自悲伤。这个画面特别打动人——月光下的孤影,正是每个人在某个时刻都能共鸣的孤独写照。

全诗最妙的是用乌鸦的视角,把那种"世界很大我却无处可去"的现代性孤独,用500年前的文字精准表达出来了。不需要任何背景知识,任何曾在深夜感到迷茫的人,都能从这只乌鸦身上看到自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