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老臣(北山何先生)和皇帝之间的故事,核心思想是"真正的贤者不贪恋权位"。
前两句"夫子曰道,惟帝之蹈"是说:老先生一生都在践行圣贤之道,行为完全符合帝王的标准(暗示他其实有当皇帝的德行)。但紧接着"臣何容力,亦聿既耄"笔锋一转:作为臣子他却不贪恋权力,现在年纪大了更主动退隐。
皇帝的反应很有意思,用"天子曰吁"这个叹气声,形象表现皇帝的不舍。"鸿飞冥冥"把老先生比作高飞的大雁,自由地消失在天空,最后"罔终弃予"是皇帝带着遗憾的自言自语:您终究还是离开我了啊。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这种"双向奔赴的遗憾":贤者不慕权势是美德,但明君惜才也是真情。就像现在公司里,真正的人才不会死抓着职位不放,而好领导遇到这样的员工离职也会真心挽留。短短几句,把理想中的君臣关系、知识分子的气节都生动展现出来了。
金履祥
(1232—1303)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吉父。少有经世志,博览群书。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专治朱熹之学。咸淳七年,襄樊围急,建言由海道攻燕,所言经过地方、洋面等,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德祐初,起为史馆编校,不就。宋亡,隐金华山中,训迪后学。晚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卒谥文安。有《大学疏义》、《论语集注考證》、《通鉴前编》和《仁山集》等。